700元3小时不限次数品茶,附近二维码约100块钱一晚上,24小时品茶,同城上门约网站

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化推进
补齐短板 重点突破 推动国际化大武汉建设
发布日期:2017-02-27 00:00 文章来源:武汉市外事办
  2月23日,武汉市社会科学院举行学习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理论研讨会,市社科院经济与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姚莲芳就如何建设国际化大武汉作交流发言。
  姚莲芳认为,建设国际化大武汉是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时代城市竞争的战略抉择,是深化改革开放的内在要求,也是武汉主动适应和积极承担国家开放型经济战略调整的重大举措。
  近年来,武汉始终坚持加快发展、转型发展,国际化水平大幅提升,但城市国际化进展不快,已经成为带有全局性的短板,突出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能级短板,国际机构和组织入驻率不高,承办国际会议和赛事层次不高,国际通达水平不高。目前,武汉国际和地区航线与国内先进城市相比还有差距,地铁运营里程低于国际化大都市标准。二是动力短板,国际化人才支撑相对薄弱,创新创业资源整合不充分,科技研发有效投入不足,国际经济合作参与不深。武汉全社会科研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为3.0%,而达到国际化大都市的基本标准应为5%以上。三是制度短板,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制度供给相对缺乏,涉外机构入驻武汉的工作机制、规划和方案都需要进一步完善。四是服务短板,国际化软硬服务设施不完善,服务于本地企业走出去的能力不强,服务于在汉国际企业和人士的能力不强,会展、旅游等服务功能不完善。
  城市国际化是在对外联系基础设施、科技创新及生态环境的支撑下,城市在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等方面的国际性交流不断增加,城市经济、政治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扩大,人文国际吸引力不断提升的过程。未来几年,武汉城市国际化建设必须找准和补齐主要短板,加快突破重要领域和关键项目,着眼于“三个四”,一是加快形成全国综合交通枢纽、一流生态宜居环境、现代城市治理体系、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四大基础支撑;二是着力打造涉外机构集聚地、开放性科创中心、国际经贸合作高地和国际交流重要城市四大重要载体;三是持续推进国际创新人才高地、自由贸易试验区、购物消费新天堂和城市亮点区块四大特色建设。全面提升武汉的综合实力、创新活力、人文魅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城市发展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同步转型、城市竞争力与人民群众获得感同步提升,努力把武汉建设成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 
附件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