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元3小时不限次数品茶,附近二维码约100块钱一晚上,24小时品茶,同城上门约网站

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公开
关于对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20220056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2-07-11 18:30 文章来源:市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关于提升开放水平 加快推进武汉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建议》答复如下:

一、关于“对接国家战略,探索城市外交新路径”

我市持续多年配合法国驻华大使馆、法国驻武汉总领事馆在汉举办“法语活动月”“中法文化之春”“中法环境月”“中法城市可持续发展论坛”等活动,其中包含法语国家电影节、法语歌曲大赛、法语戏剧大赛、环??破照估?、可持续发展研讨会等专项交流,以法语和文化为媒介,面向法国及法语非洲国家,围绕文学、艺术、旧城?;ぁ⑵虮浠榷嘞钜樘饪沽俗坑谐尚У亩曰坝虢煌?。去年底,我市成功获批中欧区域政策合作中方案例地区,市发改委组织相关部门参与欧盟国际城市与区域合作(IURC China项目),正对接梳理专题合作需求。受疫情影响,近年来多项活动由线下转为线上举办,官方与非官方人员互访中断,活动参加范围、层级和频率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探寻线上线下结合的新路径新模式开展城市对外交往。一是深化多领域务实合作,根据市发改委拟定的《武汉与欧方案例地区合作计划(2021—2023年)》,从政府层面交流合作、贸易与投资领域合作和科技创新领域合作等方面全面深化对欧合作。二是扩大交流深度与广度,借助参加各类国际会议进一步拓展对法国和法语非洲国家的多边交往。三是加强民间交往,促进青少年之间的友好交流,持续巩固和增进彼此友谊,打造新的交流平台。

二、关于“打造国际性平台,构建国际交往新格局”

国际性平台是深入开展国际交往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我市聚焦国际活动和国际会议,不断创造外事主场活动新影响,全力参与承办了外交部湖北全球推介活动、上海合作组织民间友好论坛、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论坛、全球数字贸易大会暨武汉(汉口北)商品交易会等重要外事活动,多国驻华大使节密集访汉。我市连续担任全球最大的地方政府间国际组织—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联合组织世界理事会成员和以世界各主要城市为主体的重要国际组织—世界大都市协会董事会成员,担任世界城地组织亚太区文化委员会联合主席,同时作为唯一国内城市担任世界城地组织亚太区“一带一路”地方合作委员会联合主席,加入了世界创新合作组织,对外交往渠道不断拓宽。

下一步,我市将从以下三方面着力整合现有国际交往资源,全方位展现武汉发展特色,打造立体化国际交往综合平台,不断提升城市国际美誉度。

一是举办具有较大影响力国际性活动承接中央重大外交、外事任务,举办更多具有国际影响的展会节事。到2025年,每年举办5场重要外事活动,全年展会节事数量达到1000场,新申办国际体育赛事10项以上。今年,将全力筹办《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2022世界大健康博览会、第二届文旅博览会、纪念中新建交50周年暨路易?艾黎诞辰125周年、2022中国湖北?韩国友好周等重要外事活动。

二是推动建设地区国际性机构聚集地。争取更多跨国企业、国际性组织、国际商会、协会落户武汉,打造内陆地区外资外企落户首选地。依托我市在光电子信息技术等领域掌握的技术标准主导权和一定的国际话语权发起创建新的国际性组织。争取国际国内一流大学或科研院所在汉设立分支机构。到2025年,累计引进世界500强跨国公司数量达到320家,驻汉境外机构达到30个。

三是打造教育医疗卫生国际合作新标杆。实施新的两轮教育对外开放三年行动计划,推动我市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再上新台阶。持续打造“留学武汉”品牌,提高中外合作办学质量,鼓励市属高校参与教育海外交流合作。充分发挥武汉在灾害性公共危机治理等方面的优势,深化国际抗疫交流合作,扩大在国际医疗合作中的影响力。

三、关于“研判国际新态势,科学应对国际化的新要求”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城市对外开放和城市国际化提升需要,因时因势及时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不断推动高水平开放服务城市高质量发展:

一是完善开放发展的顶层设计。对标国际经贸规则,制发《市对外开放领导小组关于印发武汉市推进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市对外开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武汉市关于高质量对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实施方案的通知》《武汉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关于印发2022年进一步优化武汉口岸营商环境支持外贸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武汉市打造国际交往中心实施方案(2021—2025)》和《武汉市国际化水平提升“十四五”规划》等推动开放发展的政策指导性文件,着力打造国际高标准营商环境,构建中部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

二是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起草了《关于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提升我市对外开放水平的实施方案》《2022年武汉市参与共建“一带一路”责任清单》等文件,引导企业高水平境外投资,加强企业境外投资管理。2021年全市境外投资备案项目44个,总投资额7.90亿美元,投资领域涉及信息技术、先进制造、医学研究等多个领域,积极推进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是推动国际友城间交流合作。目前,我市国际友好城市已达28个,国际友好交流城市达88个,总量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名列前茅。去年以来,我市与英国曼彻斯特、德国杜伊斯堡、加拿大万锦、新西兰基督城等友城举办了结好周年庆系列活动,每年开展至少15项友城重点交流项目。制定发布了《国际友城产业情况信息表》,举办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国际友城合作论坛,正式启用“长江中游城市群国际友城互联平台”,推动友城务实合作服务城市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全市各相关部门将从以下三方面根据城市开放需要和国际化需求,积极研判国际新态势,不断加强国际化工作的国际—国内联动性的机制建设。

一是推动企业高水平走出去市发改委将持续贯彻落实《企业境外投资管理办法》,引导企业高水平参与“一带一路”境外投资,加强企业境外投资管理,建立境外投资项目库,帮助企业防范境外投资风险。支持企业融资需求,争取国家政策性银行支持我市重点企业融资需求。

二是着力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市商务局将抢抓战略窗口期,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为契机,会同各相关单位着力实施开放创新发展、贸易提质扩量、双向投资促进、开放平台建设、开放通道拓展和开放环境优化等六大行动,不断推动我市外向型经济发展。

三是深入实施友城常青工程。市委外办将着力发展具有特色优势的国际新友城,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往,每年新增2个国际友好城市或者友好交流城市,每年开展15项友城重点交流项目,到2025年国际友好城市和友好交流城市达到123个,形成全方位对外交往网络。

四、关于“发挥枢纽作用,丰富国际交往中心新内涵”??

(一)关于武汉自贸区扩容的建议

2021年10月15日,省自贸办召开湖北自贸区深化改革工作推进会指出,目前时间节点上,扩区难度很大。因此,省自贸办及时调整工作思路,积极推动设立自贸区创新联动区。建设方案提出:2022年全省启动联动创新区建设,到2025年底形成自贸区与联动创新区联动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成为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

下阶段,我市将扎实开展自贸区创新联动区建设,根据市自贸办印发《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武汉片区建设2022年重点工作》,探索联动创新工作机制,强化与鄂州花湖机场联动,联合武汉天河机场、阳逻港、吴家山铁路中心站等物流资源,发展多式联运,推进铁路进港口和大型物流园区建设等任务,围绕充分发挥口岸枢纽作用,力争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联动创新,更大程度地发挥自贸试验区示范引领作用,形成内陆对外开放新高地。

(二)关于“鄂港合作会议”机制的建议

鄂港合作会议召开以来,市港澳部门拟建议成立市政府港澳工作联席会议机制,紧跟省政府制发的鄂港合作年度重点项目清单,重点从以下4个方面工作汉港澳合作。

一是举办系列活动。配合省港澳办和香港驻汉办组织好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各项庆?;疃?,与相关单位密切配合,筹备开展“2022年武汉香港周”“在汉港资企业代表座谈会”“对接鄂港澳、服务双循环”武汉片区推介会等系列活动。

二是开展人文交流。推动汉港中小学“姊妹学?!奔绦狗岣欢嗖实母骼嘟涣骰疃?,有序增结对加学校数量,协调组织武汉汉剧院赴港参加中国戏曲节演出等。

三是搭好沟通桥梁。推动汉港客运航班尽快双向复航。充分发挥香港商会桥梁和窗口作用,积极推动汉港澳企业交流合作、经贸往来。加强商会组织建设,增强商会的包容性、代表性和凝聚力,更好地组织和服务在汉港澳企业。

四是优化服务环境。不断完善在汉港澳人士便利化措施,组织开展港澳青年系列活动,协调解决港澳青年在汉实习就业等实际困难,进一步优化港澳学生来汉创业就业环境,帮助他们更好融入内地生活。

(三)关于中欧(武汉)班列的建议

自2014年常态化开行以来,武汉中欧班列稳步发展,作为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推进湖北武汉向西开放的重要载体发挥了积极作用。我市正从以下五个方向加快推进班列高质量发展,开启我市班列发展新篇章。

一是打造适铁产业,优化开行服务。东西湖区充分发挥中欧班列通道功能,集聚综保区、铁路口岸、整车口岸和物流产业等功能平台优势,推动整车进口项目落地落实,目前正积极配合商务部门推进汽车平行进口试点城市,并协调铁路、海关等相关单位,优化开行方案,提升通关效率。

二是深入调查研究,强化集结功能。2021年以来,市领导牵头组建课题组,邀请业内顶级专家智库参与课题研究,提出统一全省班列品牌为中欧班列(长江号),加强宣介提升班列知名度,强化与省内地市州合作,充分发挥武汉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优势,提升枢纽地位。

三是做实水铁联运,打造集结中心。充分发挥衔接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区位交通优势,在阳逻港实现了中欧班列(武汉)始发,先后开通“日本—武汉—欧洲/蒙古”和“武汉—加里宁格勒线路—汉堡”集装箱海铁联运新通道和“阳逻港—吴家山—杜伊斯堡”水铁联运班列。

四是做强双向班列,提升规模效应。加强省内市场开拓力度,抢抓线条开放机遇,今年首次实现单月去程运量高于回程。同时,依托通道优势积极筹划汉欧物流园项目建设,实现智能仓配、冷链加工等一体化服务功能和多元化的深度经营,逐渐形成集聚规模效应。

五是加强合作对接,拓展通道网络。在稳定开行欧洲方向的基础上,主动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试开行武汉—钦州港—东南亚国家的铁海联运南向通道。强化中亚方向、东南亚方向通道布局,开通武汉—阿拉木图线路和武汉—老挝国际班列,初步形成“联通欧洲、覆盖中亚、衔接日韩、连接东盟”的国际多式联运服务网络。

(四)关于加快推进多式联运方面的建议

阳逻国际港水铁联运二期项目是武汉承载“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支撑发挥大循环双循环核心枢纽作用的重大关键性设施项目。去年以来,阳逻国际港集装箱水铁联运二期项目开港通车,实现中欧(武汉)班列从阳逻港始发,长江航运与铁路运输实现无缝对接,构建了以阳逻港为核心的多式联运新格局。同时,武汉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获批,多式联运信息平台“云上多联”一期建成并投入运营。

下一步,市交运局、武汉新港委等将围绕推动水铁联运二期项目实现规范化运营的目标,推动主体工程、配套设施完善及项目运营,建设智慧港口信息管理系统,搭建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实现“铁港同场、运营同场、查验同场、信息同场”一体化,加快打造中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支点。

?

?

中共武汉市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2022年7月11日???????

?

?

?

?


附件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