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元3小时不限次数品茶,附近二维码约100块钱一晚上,24小时品茶,同城上门约网站

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公开
关于市政协第十四届二次会议第20230139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3-07-20 08:50 文章来源:市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关于高水平建设国际化街区 为打造改革创新和内陆开放新高地搭建平台的建议》答复如下:

一、我市国际化社区创建基本情况

为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和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自2021年开始,市民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部门会同全市各区开展了国际化社区创建试点工作,旨在全市打造一批开放包容、多元融合、和谐美好、具有武汉特色的国际化社区。2021年已创建25个、2022年已创建15个、2023年拟新创建11个国际化社区,基本完成“十四五”规划中不少于50个的目标。3年来,先后争取市级财政资金310万元,用于创建、提升社区开展相关软件、硬件打造,区、街道先后投入1000余万元资金助推创建工作有序展开。

国际化社区创建以推动社区治理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提升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重点,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建强基层组织、锻造高素质队伍、升级服务设施、优化服务平台、融合多元文化、强化党建引领为主要内容。国际化社区创建重点以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为龙头,在江岸区、武昌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打造一批标杆型国际化社区;在江汉区、汉阳区、洪山区打造一批示范型国际化社区;在硚口区、青山区、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以及新城区打造一批提升型国际化社区。主要做法包括:

一是建设一个坚强有力的社区基层组织。区“两委”换届充分考虑国际化社区创建的工作需要,将学历水平、外语能力、执行能力列入考察内容,进一步完善社区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制度。

二是锻造一支高素质的社区工作者队伍。依托“五社联动”等机制,指导各区在“两委”集中换届选举工作中,注重吸纳一批年轻化、专业化、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进入社区工作者队伍,为推进国际化社区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三是落实一套社区服务设施的升级方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阅览室、主干道路、导向图等公共服务场所均落实双语标识。社区重要通知、提示、警示、宣传单、便民手册等提供双语版本,开拓利用面积不少于100平米的中外文化交流、宣传、活动的专门场所。

四是搭建一个优质高效的社区综合服务平台。有效对接外籍人士政务服务通道,熟练掌握相关政策,满足中外居民物业服务需求,大力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服务国际化社区建设,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化水准的社区服务业特色街区。

五是开展一系列多元融合的社区文化交流活动。针对国际化社区居民需求多样化特点,开展语言文化互动,搭建文化交流平台,加强中外人员交流。从近几年国际化社区创建工作来看,社区工作者服务外籍居民的能力素质日益提升。

下一步,市民政和规划部门将结合“十四五”规划,重点在优化硬件建设、提升服务质量、丰富活动内容、加强资源整合等方面补齐短板、打造亮点,在建强社区基层组织、巩固社区工作者队伍、完善社区服务设施、打造社区服务平台、丰富社区文化等方面继续狠下功夫,持之以恒在现有基础上做好国际化社区的提档升级。

二、关于国际化街区规划

一是纳入总体布局。在目前正在报审的《武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中,布局了汉口沿江历史风貌区、武昌古城等国际一流的文化战略功能区,提升国际文化交往功能,已将昙华林片区、黎黄陂路片区等纳入其中。

二是纳入专项规划。《武汉市历史文化名城?;す婊?0222035年)》已将昙华林、黎黄陂路纳入历史文化风貌街区?;し段В⒅丶忧坷方ㄖ;?,强调历史记忆和地方特色。

三是关于黎黄陂路街区规划。在《汉口历史风貌区实施性规划》中包含了黎黄陂路街区范围,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本土特色”理念,打造世界级人文时尚片区,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提出了“宜业、宜游、宜人、宜居”四大策略,加强文化创意、特色消费等产业功能置入。

四是关于昙华林街区规划。在《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す婊分?,坚持遗址?;?、活化利用,坚持修旧如旧,遵循建筑风貌时代性和文化遗产原真性,?;こ鞘形穆黾±?,提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美誉度的文化创意旅游目的地。

三、关于昙华林片区建设

昙华林社区坐落在武昌古城北部,亦称武昌古城之根、文脉之源,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的发源地等52处百年优秀历史建筑集聚于此,文化艺术板块业态面积占街区建筑总面积60%以上。2021年,昙华林社区成为武汉市第一批国际化社区,并确立了以“建立高品质景区、街区、社区、校区、园区于一体”的国际化街区创建方向。

一是打造社区国际化服务环境。改善街区环境,建设兼具中外特色的硬件设施,建设移民事务服务站点,设置中英双语标识标牌,打造双语服务窗口,安排中英语工作人员,为境外人员提供政务服务,投放双语社区地图、便民手册,优化国际化生活场景。

二是建设社区国际化工作队伍。充分发挥“五社联动”优势,开展“礼仪培训展风采,国际风范进社区”“普通话不普通,国际社区‘音’你而精彩”等服务语言、服务技能、服务礼仪的涉外能力培训,在社区换届过程中,吸引具有国际视野、双语水平的工作者加入社区工作队伍。

三是举办国际化特色人文活动。联合商户建立历史传统文化交流常态化机制,引导外籍居民学习汉语、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开展高品质的社区文化活动,建立英语角、西洋乐器等兴趣交流小组,以古城建城1800年为契机,开展“相遇昙华”宋茶与咖啡有个约会、双语品茶等活动。

四是营造中外居民共建共治氛围。以“共同缔造”思想为指导,促进中外居民的情感联结和中外文化的多元交融,有力促进昙华林本土居民的认同感和参与感,为外籍游客了解昙华林和中华文化搭建平台,形成“共管、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实现昙华林具有国际范的“五区融合”。

五是提升街区精细化管理水平。高起点制定昙华林社区国际化街区建设规划,在环卫水平、立面环境、路段管理、交通出行环境等方面加大精细化力度,有效提升市容市貌,增加人文景观10余处,主要包含传统文化,景区历史教育,街区吉祥物等景观,不断提升武昌古城品质。

四、关于黎黄陂路片区建设

黎黄陂路历史文化街区位于长江文化中心左岸,是汉口历史风貌区核心旅游区域,街区内文化体验、游览、休闲、演艺、餐饮等业态丰富,文创市集、咖啡音乐节等夜游活动精彩纷呈。

一是坚持规划先行。目前,江岸区城市更新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在组织开展更新单元现状调研、实施方案编制等工作,按照“成片推进、单元更新”总体思路,坚持“留改拆”并举,力将该片打造成为艺术文化高地、潮流文创名片。

二是提升片区整体环境。2015年江岸区启动黎黄陂路整治与保护工程,改善周边交通环境和景观环境,江岸区启动七大城市更新重点片区,黎黄陂路片位于八七文博片更新单元,该单元的更新目标为以美术馆为核心,打造武汉艺术文化展示地标。

三是打造历史文化名街。2023年黎黄陂路历史文化街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将依托历史场景,营造品质文创产品消费体验场所,植入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增强艺术文化交流氛围。

四是推进国际化社区创建扩面提质。进一步完善硬件设施、双语标识、国际氛围、服务平台和文化交流平台,吸纳外籍人士参与志愿服务队伍,举行睦邻守望等多样化活动。

通过3年多的实践探索,我市国际化社区的创建工作为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和国际交往中心搭建了新平台、丰富了新场景、营造了新氛围。下一步,我市将在持续推进国际化社区提质升级的基础上,结合城市发展实际、片区特色和现实需要,借鉴国内先进城市经验,在今后谋划城市国际化水平提升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工作中认真考虑规划建设国际化街区。


中共武汉市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2023年7月20日

附件下载

返回顶部